跳到主要內容

18 BANG


12/12

前陣子為了工作需要,去便利商店買了一本BANG。

本期的BANG是雜誌創刊的18周年紀念刊,做了好幾組的對談專訪,其中包括曾經的潮哥黃鴻升、早已轉型不再做搞笑主持的黃子佼;四分衛、大支、廖人帥...。

這期的廣告好像特少,比起記憶中翻開BANG滿坑滿谷的商品廣告,彼時還不太能辨識廣告跟雜誌社內容的差別,口袋的錢也一直是一項也買不起。那些四千、六千、八千的成衣價,像是天方夜譚,街拍專欄的路人們可能會填上搭配商品的品牌、有些還會寫上價位,那時看著一身破萬裝扮的路人們,想這些人到底活在甚麼世界呢?

那時十七歲,我剛剛開始注意服裝,想要穿得好一點、帥一點。和同寢室的學弟們會輪流買當期的雜誌,一間寢室想看的人大約三、四個,好幾個月才會輪到自己去買。學長如果穿了很棒的球鞋,別寢室的人可能會跑來拜託;晚自習的時候借我穿一下。每周三的便服日,男宿的學生會很認真的選擇衣服,即便我們的衣櫃其實扣掉制服,剩下的品項少的可憐,我們還是會想辦法從那其中找出自己覺得最完美的配搭。

寢室有個學弟叫晨楓,是個臉很像土豆的學弟,身材也普通,但是很帥。是個叛逆的傢伙,明明小我一歲,卻有一台大改特改、排氣管上翹的野狼125。鮮少聽他談男女之間的事情,只知道他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友,當別寢室的舊室友來串門子時;和我們商量怎麼和喜歡的女同學打交道時,晨楓只是坐在上鋪的床上笑而不答。高中是黨政學校,各項規定都很嚴格,當然檢查也很嚴格,校方規定不准配戴任何飾品、必須穿公發的皮鞋,但他硬是戴著銀飾、剃了個光頭和跑去 La new 買的同款皮鞋參加升旗。情願每天被班導師、科主任找麻煩,也不願意妥協。有一回有個學弟不知上哪,弄來一把貝斯(對,是貝斯。四根弦),一群人看了半天,就是弄不出個模樣,連吉他社的社員也只能彈出個不怎麼樣的調,晨楓借過來把玩了幾下就有模有樣的刷了幾組和弦,雖然最後還是以失敗收場,笑笑的:「我好像也不太會玩」,但是就這樣放棄又爬回床上看書的他,還是讓我忍不住覺得這傢伙真是個帥小子。

我二年級;晨楓一年級時,那年寒假剛結束,領完壓歲錢大家荷包都滿滿的。放假前,另一個學弟跟晨楓約,周日收假前一起去購物。隔兩天回到學校宿舍,兩個人各提了幾個大紙袋,晨楓問:一次買破萬的感覺如何。學弟很興奮,他說他從來沒有這樣買過,他覺得很棒。我默默聽,心裡想我應該很難會有這樣的膽識買東西。那晚學長在看剛出刊的火影,佐助剛接受咒印和鳴人打了個不離不棄。晨楓一如往常坐在床上,檢查他那件新買的厚皮革騎士外套,拿小刀在上面做記號,準備日後自行加工釘上鉚釘。

一天下課,五點多回到宿舍,我看見晨楓在收拾東西,不是普通的收拾桌面那種收東西;是打包行李準備走人的那種收東西。我問他怎麼了,他說他要轉學了。那時是夏天,五點半的傍晚天空很黃,像是組合屋似的破爛宿舍隨著他的收拾發出咚咚咚的聲響,他穿著便服,大概是件樂團T,外面套著藍色厚皮革外套,腿上穿著他很喜歡的緊身破壞長褲,揹著單肩的帆布大背包,跟我說我走了,他家人來接。我說好。看他從走廊走向樓梯離開,外套上的鉚釘已經釘好了。

後來又買了幾年雜誌,直到大學後漸漸停止。有時路過便利商店還是會停下來看一下,曾經希望能夠持續買的樂團潮、BASARADAN都已經停刊,BANG倒是撐了下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怒》啊啊,我為什麼要陪這些王八蛋一起活著呢

那天和佳穎去看怒,在誠品看。進場之前我們坐在地下一樓用餐,聽她和我抱怨一些近況;我也和她抱怨一些近況。都是一些死不了人,但是終日惹人生厭的廢事。 然後進場前,我拿著水袋想和誠品電影院要一人份的冷水,電影院的服務員告訴我:我們沒有這樣的服務。離開櫃台我和佳穎又抱怨了一句,這就是標榜有人文素養的電影院,卻拒絕顧客使用環保水壺裝水、非要你買飲料、買礦泉水(是的他們有賣),或是乾渴在劇院之中。 《怒》說出了一份,人與人之間的信任,組織起來的互助牆,我憐憫妳、妳哀悼我,我們都是壞掉的人啊。 片末哲也在東京車站,孤立無援的拿起手機撥給唯一可以依靠的人,愛子和洋平破涕接著電話滿懷歉意的拜託哲也,趕緊回來吧。 《怒》說出了一份,人與人之間的信任,組織起來的互助牆,我憐憫妳、妳哀悼我,我們都是壞掉的人啊。是這樣嗎? 接在愛子與洋平心中的話,在趕緊回來吧之後,真正想說出口的事,是「別擔心、別怕,我們在這裡」還是『我們錯了,請原諒我』呢? 假設愛子與洋平內心真正的恐懼是自己的錯誤無法挽回,那麼十年、二十年過去,黑道始終沒有來。他們會在某一天告訴哲也,當年他們在想甚麼嗎? 相較之下,優馬倒是毫無隱瞞的大聲道歉、痛哭失聲。我很喜歡妻夫木聰在這部戲裡面的表演,他扭捏、玲瓏的身段,嬌嫩嫩的像是一個粗曠充滿風韻的大叔有著一顆像麻糬一樣的心。圓滑卻不誠懇,不誠懇卻表現出在意,母親看得出他的傲嬌,一面說破又一面容忍他,優馬麻糬一樣的心,受不了一絲沾黏,要乾淨、要清爽。乾淨清爽卻殺了大西見他的最後一面。 當專注在這兩段故事線時,我們以為,我們以為《怒》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、信任。但走出戲院,我跟佳穎走了一段路,隔靴搔癢的確認兇手到底是誰。然後止不住地抽菸。 優馬沒見到他的愛人又如何、哲也與愛子一家團圓又如何?他們會好過一點嗎?優馬是不是依然不能出櫃;依然不能隨便的讓自己下一任愛人進入到家族的祖墳;依然要讓下一任愛人迴避家族聚會的場合?他與他的其他同志朋友是不是又要在憂傷之後繼續下一回的獵豔,在肉體市場上尋求解放? 愛子不會因此減少汙名,她始終是「腦子壞了之後跑去東京當妓女的老闆女兒」,讓人說三道四。哲也也依然是那個來路不明的沉默怪青年。而洋平呢?管不動女兒的父親?妓女的父親?無奈之下把事業轉交給來路不明青年的老闆? 片初,洋平走入風俗店找愛子,清楚...

【開箱商評】美國 pipedream Real feel Deluxe No.6 8.5"擬真肉棒

Hello,我是BurG Lady! 又來分享開箱商評了,這次的開箱品是美國的大廠【 pipedream 】所生產的【 Real feel Deluxe 】 擬真陰莖系列。 在開始之前,先簡短介紹pipedream這間美國的情趣用品商,這間公司自1973年以來已經創立超過四十年,除了肉棒之外也提供其他相當多的產品(當然也包括BDSM系列的產品)或是潤滑液...等等產品。 標榜堅持使用醫療級矽膠,並且獲得超過70種以上的獎項,其中包括【 Women's Health Magazine 】的獎項,有興趣的粉絲其實可以上網看看【 pipedream 】的網站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pipedream Real feel Deluxe 的官方頁面 而這次要開箱試用的【 Real feel Deluxe 】 系列產品,恩...簡單說,就是擬真陰莖。但是因為他是美國屌,所以,簡單的說,就是--- 超 --- 級 --- 大 ---! 有多大隻呢,我這次購買的是8.5"長的size, 而這個系列最長的size則是12"的No.12 Black,沒錯,是黑色的屌。而且12"。 對於吋這個單位不了解的, 簡單的算法就是 1"=2.54cm 8.5"=21.6cm ...厲害了吧,鄉民18公分也不過爾爾而已, 至於21.6是甚麼概念,簡單的說就是...放不完,還會露出一截在外面,就覺得已經飽到盡頭了。對於喜歡粗大充實感的人來說,絕對是好東西。 那麼,先上照片: 外包裝盒,是硬紙盒,其實蠻有質感的, 有點像美式掛牆玩具那種感覺。 實品比較圖,沒有照片上看起來那麼色彩分明。 內包裝有一個塑膠盒,固定屌身不會在盒子裡面撞來撞去。 其實,我本身是沒那麼熱愛擬真陰莖的,畢竟是我一個浮誇的人,擬真陰莖放在房間看起來就是有那麼一點 廉價感 ---相信大家多少都有經驗逛過老式的情趣用品店,放一些給人感覺啊哩不搭的產品, 醜醜的、土土的、俗俗的,廉價感 ,再不然就是讓人覺得用那些產品 雞雞會爛掉陰道會過敏 。不誇張,老式情趣用品店就是給我這種感覺。 ...

《等待果陀》果陀來與不來,哪個是悲劇?

《等待果陀》果陀來與不來,哪個是悲劇? 剛出社會的時候,投了大概三四間履歷,然後癡癡的盼著: 找到第一份工作;可以順利進入業界,生活會再步步成長之 中節節高升,從來自當時還沒畢業女友的祝福與鼓勵以及擔 心中得到的安慰。 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,只是那份結果不是我的,是你的 。是大家都有的。 那份工作不怎麼樣,同事不錯;得到了一、兩個能夠長期保 持聯絡的朋友,工作不差、但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,學會 了一點技能,建立了一點人際資產,可能和老闆的關係搞砸 了也可能沒有,帶著這些獲得,前往下一份工作。再進行一 次等待,只是這次可能沒有上次期盼。 在那工作的幾年間,等過專案、等過客戶回覆、等過情人的 約會,誰遲到了誰又準時了? 等待果陀已經超過十年,好像大家都以為等待果陀最重要的 不是「果陀」是誰;而是表現了一個人或是一群人怎麼看待 「等待」。但是這是真的嗎?如果放棄思考「果陀」到底是 誰,而只想著我怎麼度過「等待」,那麼等待又有甚麼值得 看重的? 在十次百次千次的等待中,一天一天可能我們更接近「果陀 」到底是誰。我想在我現在的認知中,果陀大概是那些,我 們永遠不可能知道結果;是好事或是爛事?你只能盼著他來 或不來的必然發生。而我們生命中做的每一件事、每個階段 ,都是等待。所以最終,果陀不會來,他可能會在不同的階 段以不同的樣貌代表不同的結果出現,但是他不會是「最終 」的結果,果陀永遠存在而永遠不會現身,因為我們終究不 能知道生命的結果。而等待,變成了一輩子的課題。學會等 待的方式,也就學會的對待生命的方式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 2017/8/11 等待果陀(德國柏林德意志劇院版本) 舞台設計我非常喜歡,在空蕩的空間中,鐵灰色刷漆的巨大 平板中間顯露的沙漏型空間,像一個無限寂靜的場所,不論 演員走到哪個位置,都像是沒有盡頭的盡頭,距離空洞的沙 漏彷彿咫尺;又像怎麼也無法回頭,表現了等待果陀永無止 盡的遺忘與時間凝結。 演員的表現張力太滿了,整場戲演員彷彿都用盡了力氣吼叫 ,無法判斷那是德國人習慣的戲劇表現方式還是刻意要求? 僕人的角色適時出現平緩了這種憤怒,但是卻在「思考」的 段落破功。沒有任何音樂輔助的狀況下,全劇像是不停的充 滿了不滿與難以宣洩的憤怒形成的噪音。如果這種憤怒是戲 劇想要表現的情緒,他成功了,滿溢了整...